电商为什么要做商品分级?

电商为什么要做商品分级?

如今跨境电商都在抢流量,所以卖家们都在比拼前端的销售运营。殊不知,市场竞争激烈,要想脱颖而出,又岂止是前段流量的运营,后端的商品分级,同样在电商的运营链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。

比如,货源给力,但核心供应商却说走就走导致损失惨重?

比如,商品表面看似畅销,但库存中却隐藏着很多潜在的滞销品?

又比如,新品开发刚刚完成,却因为错过了最佳推广期而不温不火?

由此可见,商品管理会极大程度影响产品的销售和开发,要做好商品管理工作,建议从两方面下手。一是商品的分级,而是新品的引入。

 

商品分级

商品的分级是一个技术活,可以将商品的定位进一步细分,更清晰地了解主要的利润来源,帮助卖家调整销售策略。

1、看库存

产品可以分为三个等级:A类是主力产品,即主要利润来源的重点产品;B类是辅助产品,这类产品通常是刚进入市场或者是生命周期正在走下坡路;C类是附属产品,通常是积压产品。

如何制定分级标准呢?方法如下。计算每个SKU的库存金额,按从大到小排序,用每个SKU的库存金额/库存总金额,计算每个产品占库存总金额的比例。

从第一项开始累加,比例累加达到60%的这些产品就是A类产品,是需要重点维护的。

60%—85%区间的是B类产品,可以从中发掘并培养成A类产品。

85%—100%区间的是C类产品,是需要被逐渐淘汰的。

 

2、看供应商

商品从上至下,按照品质的定位,可以分成SABC等级。

“S”即“Super”,是顶尖的供应商,A、B、C等级则相应递减。把占采购总额40%的供应商划为S级,占30%的供应商划为A级,占20%的供应商划为B级,占10%的供应商划为C级。

划分之后该怎么维护呢?方法如下:找出了核心供应商,就要开始做供应商维护,并且开始规避风险。从S级供应商处产生的采购量可能只占你SKU数量的10%—20%,但是实际采购量却占了很大比重,这时候需要定期与此类供应商谈优惠价。

并且要找好S级的后备供应商,预防对方停止合作导致断货所带来的损失风险。同样,A级供应商也是要往S级发展的。

当然不同品类划分标准都会有所差异,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,量身定制自己的标准。
新品引入

做电商,不能“因循守旧”,必须紧跟市场,时刻把握行情。因此,新品点引入,是促使卖家生意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。因此,抓住新品引入的五大要点,就能事半功倍。

1、新品开发

即针对消费者需求研发设计出新产品。这个对资金、技术、市场触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。

2、完善功能

这是比较常见的,譬如把普通产品的两种功能结合起来,对于在市面上大家争得头破血流的爆款,可以考虑微创新。参照奥斯本检验表法,把一款产品从9个角度琢磨透,在每个细节上慢慢进行改进创新,把痛点逐个击破,本身也是一件很极致的事情。

3、价格段补充

通常是像傲基、有棵树这类大电商卖家的打法,拼的是供应链优势。以傲基为例,市面上有售价为19美金、39美金的充电宝,那他们就会去做29美金的充电宝,把所有价格段覆盖掉。

4、时效产品补充

有的卖家会将欧美夏季的滞销品转移到澳洲去卖,也会把澳洲冬季的滞销品转移到欧美的冬季去卖。这样一年四季的滞销品都可以有再次售卖的机会。所以每年都会有卖家在靠取暖器、电风扇赚钱,但是前提是要选对产品,并且掌握好节奏。

5、推广节奏

在新品引入之后,推广的力度也要紧紧围绕其生命周期来开展。

很多人认为新品刚推亚马逊时,会有新品扶持期,前期依靠亚马逊扶持的流量,后期再投入广告大力推就好。其实不然。

因为亚马逊A9算法把产品生命周期看得比较重,对于刚进入市场的产品,会模拟出这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曲线。所以新品在前期要大力推,这样一来,你的新品表现可能比A9算法预计的要好,流量自然越来越高,后面买CPC的成本就会降低,推广可以省很多力。在产品成长期时,还要保证不能有断货的情况出现。


领航验货、监装、验厂服务: 电话:+1 6265869231
扫一扫,微信咨询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